一到馬公就覺得沒有武轎踩街的元宵似乎很冷清,加上天氣陰涼就更顯冷清了。

不管天氣如何,還是去走走吧。

到了東文就看見無人居住且坍塌的古厝。其實澎湖有很多無人居住的古厝在許多原因加上無人整理下而塌毀,看了真是心疼且無言啊~

20140212拍攝於東文002 20140212拍攝於東文004  

東文地名介紹:

明朝嘉靖42年,就叫做「暗澳」,是澎湖有文獻根據的最古老地名之一,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台灣通史-城池志」記載:「明嘉靖42年,俞大猷都督征海寇林道乾亂後駐偏師築城暗澳」。明朝時代,西文里有「暗澳」、「隱澳」、「隱澳」三個不同的地名;清朝時代也有「案澳」、「安澳」、「文澳」三個不同的地名。這六個地名的含意,可以解釋為「敵人看不到」、「安全」之意。清朝時代西文里的正名是「文澳社」,包括現在的東文里,早年的東文里又叫「小暗澳」、「暗澳底」,光復後两里才分開。西文里距馬公港口約2公里,在古代馬公港是敵軍、海盗常登陸的重要港口,因此元、明、清三個朝代的澎湖地方政府都設在西文里。如元朝的「巡檢司」、明朝的「安撫司」、清朝的「巡檢司」、「台灣澎湖海防分府(海防糧捕廳)」、「澎湖廳」、「文廳堂」等。「文廳堂」是指清朝代的文官衙門,即「巡檢司」、「海防糧捕廳」、「澎湖廳」等。另一種解釋是,「文」是指「文石書院」(今孔廟),「廳」則指「澎湖廳」,「澳」是行政區域,明朝是指聚落,清朝是指類似現代的鄉公所所在地。自清朝晚期,經歷日據時代以至於現在,許多人仍叫西文里為「文澳」,是含有此地是「文化發達地區」之意,因為「文石書院」(清朝時代官民合辦的學校)及文官衙門,都設在這裡。西文里居民以「林、辛、陳」,東文里以「蔡、陳、莊」等姓居多。

爾後隨意晃到了菜園,發現這裡的古厝也很雅緻,特別是這屋頂上的煙囪,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灶。

20140212拍攝於菜園附近001 20140212拍攝於菜園附近002  

但是現在似乎很少有人會在用灶煮飯菜了。

後來路過的一位大哥看見我們在拍照於是跟我們閒聊起,也聊起為什麼很少用灶做飯菜的原因。由於這消息未經證實,所以在此也就不提了。

菜園地名介紹:

「擔蔥賣菜」這句閩南俗話,是形容市井商販,庸庸碌碌賺的是辛苦錢,在台灣本島的農村裡,古、今廣為流傳,但可能是馬公市菜園里民最先講的話。

因為,三百年前黃姓先民在菜園裡落戶時,就選擇鄰近村落的低漥地,即今興仁水庫西側一帶種植包心菜及大蔥,由於菜園特別多,先民就取菜園作地名。

「菜園」是閩南話,普通話叫「菜圃」。「包心菜」不知是山東白菜或高麗菜,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從查證。

由於菜園里距離「媽宮」(馬公)不遠,走路腳步放快,約半小時就到;菜園里民自種自賣,種大蔥的人,用扁擔、簍筐挑著,種包心菜的人用牛車載著,清早就挑著大蔥,載著包心菜,趕到「媽宮市仔」(今馬公市中央里天后宮前的菜市場)販賣,「擔(挑)蔥賣菜」這句俗話就是由此而來。從姓黃居民族譜的記載獲知,三百年前菜園里的居民都是清一色姓黃,是個同一血緣的族群。清朝時代叫「菜園社」,屬「嵵裡澳」管轄,日據時期仍叫菜園社,光復時與石泉、前竂合為一個里,叫做「三合里」,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才與石泉、前寮分開,獨自成為菜園里。

光緒廿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日本占據澎湖的第二年,將興仁水庫西側一帶低漥地菜圃規劃為海軍用地,並種植銀合歡樹作水土保持,此處即稱為海軍第二水源地。

菜園里先民所以選擇此地種菜,是因為水源豐沛,長年不乾,即使發生旱災,也仍有泉水可供灌溉。相傳,先民只要挖掘幾尺深的一個穴,就有豐沛的泉水,現在仍然一樣,長年有積水,尤其是在最低漥處的泥沼地。

明、清時代,菜園里極少被兵荒馬亂的戰禍波及,主要原因是村落不在島群外圍,非外國軍隊及海盜登陸的地方,加上古代村落小,居民不多,引不起海盜的注意。現在,菜園里居民仍以姓黃居多,但與古代不同的是,種包心菜及大蔥的人少了。

到了雙湖園原本以為能拍到鳥兒,沒想到這冷冷的天氣讓鳥兒都躲起來了,只能拍到鳥兒背影。哈~

20140212拍攝於雙湖園001 20140212拍攝於雙湖園0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