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湖西鄉許家村,是澎湖的小村落之一,以民國七十六年人口外流緩和期為例,全村只有二百五十八人,由於村民都是許姓族群而得名。
明朝萬曆九年(公元一五八一年),第二期大陸移民潮,許姓先民最初在菓葉村落戶,由於古代澎湖先民多是以半農半漁為業,部分先民認為菓葉村耕地面積不多,因此遷徒到荒地較多的許家村開發農業。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01.JPG  
到前幾年,許家村仍有少數家戶以農為業,耕種面積最多達廿多萬栽,澎湖農地面的計算法是,每一千栽約相當八十坪,廿多萬栽相當一萬多坪,是澎湖的大農戶,這與先民自菓葉遷到許家之後,大量開發農地有關。
清朝時代叫做「港仔尾社」,屬「鼎灣澳」管轄,日據時期仍叫「港仔尾」,光復後才改為許家村。
在明、清時代,許家村是澎湖典型的農村之一,一直到現在,村民仍未擺脫農業社會的謀生方式,例如耕地面積廣大,及有專業養雞戶、養豬戶,從事屠宰業等。
當地居民所以農耕,豢養家禽家畜及屠宰為業,可以說都是承襲了先民的產業,四百年後仍可看到先民謀生的影子。
許家村原來也是淺海埔、釣漁業最發達的海岸,因為村落沿岸都是淺水區,潮間帶遼闊,在早年,無論是釣沙駿、長身鑽嘴或石斑,釣者很少空簍而回。
沿岸小型定置網斬獲更多,主要原因是早年澎湖內海魚資源豐富,而且人們的捕、釣方法都未違反自然法則及法律的規範,也就是說,沒有人炸魚、電魚。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08.JPG  

廿年前,澎湖的野生海菜能外銷日本,是許家村一位旅台鄉親許蒼頡先生促成的,當時的呂安德縣長、許蒼頡先生及行政院農復會(即今農委會),為了打開澎湖海菜外銷日本市場,著力不小,雖然後來未完全達到目的,卻可看出旅外的澎湖鄉親愛鄉愛國

許家位於203縣道上,馬公市過了東衛一點點的地方,村內有許多傳統古老石建造三合院古厝,先民以珊瑚礁石(古老石)為建材,不同密度形狀的珊瑚礁營建出古代澎湖傳統古厝之美,蘊育出澎湖特有的生活文化。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14.JPG   

看著牆上的彩繪,回憶著澎湖早期的生活情景,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05.JPG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07.JPG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12.JPG

而看著已荒廢的古厝,心裡可說是心疼不已。看著古厝,心想著曾住在這裡過的人家應該是家境不差吧,可是怎麼會讓祖厝就這麼荒廢了呢?唉~我想也許有許多原因吧。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13.JPG

走在許家村,心裡勾起不少回憶,也在心裡嘆息了幾回。這真是個讓人心情複雜的地方。

20110627拍攝於湖西01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