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的海洋文化、卑南族的會所制度、魯凱族的生計方式等。各取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會所制度呈現的社會組織、生計活動這三個主題,濃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做為展廳的標題。

20111010拍攝於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073.JPG  
居住在蘭嶼的雅美族人運用海洋與森林資源,創造精緻的捕魚技術與造船工藝。本展示室將以大船製作方式、漁撈與當地人的關係、現代捕魚技術的引進等主題說明。史前館進藏雅美八人大船之時,同時錄影記錄當地族人製作大船的過程。

卑南族的會所組織充分展現了當地的社會結構,男子成員在十二歲至二十歲於會所學習生活技能與知識,然而以會所為中心的活動並非專屬男性,女性亦參與若干活動,扮演襄助的角色。近年來會所的功能逐漸增加,在傳統部落與移居地發揮社區活動中心的角色,凝聚卑南族人的社區與族群意識。

魯凱族人運用其豐富自然資源滿足生計需求,傳統上貴族是土地的所有者,具有向平民收租的權利,各部落不乏貴族為何擁有土地的傳說故事。目前魯凱族人與所有原住民一般,已不再純粹仰賴自然資源謀生,而是成為整體社會經濟體系的一環,適應現代的經濟生活。

海洋文化雅美族
住在蘭嶼的雅美族(達悟族)人利用海洋與森林資源,創造精緻的捕魚技術與造船工藝。
大船製作
漁船分為大船、小船兩種。大船,船首一人搖雙槳,船尾一人掌舵,中間或四人、六人、八人搖單槳。小船由一人、二人、三人搖雙槳。大小船有浮雕幾何紋與無雕紋兩種。雕刻船於夏季在船的負責人﹙以木栓連接船板技術最純熟者﹚的前庭搭建白茅屋建造,竣工後必須舉行盛大的下水典禮。無雕紋的船於冬季在海邊船屋內建造,不必舉行下水典禮。

20111010拍攝於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079.JPG  
大船由二十七或二十五塊木板接合而成;一人或兩人小船則為二十一片。船團成員如決定建造雕刻船,即各自準備,養豬、養羊、種植芋頭,以備三年後舉行下水典禮之用。三年後的飛魚季結束之時,七月上山砍伐木材展開製作
大船落成禮歌
大船的結構及其裝飾呈現雅美族精緻的工藝技術。大船下水前舉行落成禮,由來訪客人依據長幼順序輪流吟唱禮歌,讚揚船主的辛勞與成就、典禮的盛大與週到、新船將是鴻運亨通等。族人深知「滿招損」的道理,過分的讚美被視為不祥,以褒中帶貶、言辭適中為理想。主人則一一回唱,歌會以主客對唱的方式進行。
食用魚類的文化觀念
雅美族人對於魚穫應當分給何人食用,具有相當嚴密的規則。每個人依據性別、年齡、生育情形等條件,食用不同種類的魚。
雅美族人捕得的魚,區分為男女都可吃的魚(上等魚)與限男性吃的魚(次等魚)。這兩種又區分為老人吃的、青壯年吃的與小孩吃的魚。老年可以吃晚輩的魚,晚輩不可吃長輩的魚。另外在婦女懷孕與分娩後三年期間,夫妻各有禁忌,只能吃規定的魚種。
一個人如果吃了不該吃、不能吃的魚,就會產生噁心嘔吐的症狀,甚至死亡。吃飯時,一旦吃了壞魚,就不能用手直接取食芋頭、地瓜等主食,必須由女性代拿或是以竹筷取用,以免污染了這些主食,而使女性無法繼續食用
拼板舟與動力船
因應青壯年人口外流、舊有船隻維修不易的情境,蘭嶼自1970年代即引進現代玻璃纖維引擎動力船。然而因為價格昂貴,目前族人仍使用傳統船隻。

年齡組織卑南族
卑南族男子約於十二歲左右進入少年會所,接受年長者的教導,學習生活技能與社會義務。

20111010拍攝於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080.JPG  
成長之路
男孩約於十二歲之後,必須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直到成人後約二十歲左右始能進入成人會所,經過三年服役期之後取得結婚的資格。會所與家庭對於他們的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少年會所教育男孩如何成為一個卑南族男人,講究尊卑長幼的關係。成人會所的訓練更進一步要求表現個人能力、學習技藝、保衛部落。
祭儀-男人與女人
十二月底,會所成員舉行大獵祭,成年成員上山狩獵,少年則在長者帶領之下前往族人住屋袪邪,特別是該年度喪家。這些活動象徵新年的開始。
看似以男性為主角的祭典,女性也負責相當多的工作,如編製花環與麻糬,搭建迎接出獵歸來族人的凱旋門。兩性相輔相成推動部落的事務。
會所與學校
會所教育是針對男孩,傳授成為卑南族男子的技能與道德。現代學校教育則不分男女,教導生活所需的知識與道德。近年卑南族社區的小學也傳授卑南族的文化知識。各個部落也依據各自的文化特色與語言傳統,編撰文化教材。
文化新堡壘
無論是在故鄉或是遷移地,卑南族人建造與維護會所,做為部落與族群認同的象徵。現在會所更成為社區活動的中心。
隨著時代的變遷,會所的功能從以往培養守衛部落的戰鬥力量,轉換為以維繫部落意識與族群認同為主。有些會所已改建為現代化的建築,但有些部落仍延續傳統的建築樣式,遵循翻修會所的文化傳統。

生計方式魯凱族

20111010拍攝於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072.JPG  
昔日原住民運用狩獵、採集、山田燒墾等方式,滿足他們的生計需求,而且這些生計需求與傳統的社會文化制度有關。近年來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逐漸轉變為種植經濟作物,或是在政府機構與工商業服務。本展示室以魯凱族為例,呈現這些生計方式的演變。
豐富的天然資源
魯凱人運用天然資源滿足生計,昔日貴族為土地所有者,具有向平民收租的權利。魯凱族人居住地區約在海拔七百公尺,自然資源有可供山田燒墾的耕地、可供狩獵採集的自然山林、可供捕魚的山溪等。這些自然資源都是魯凱族人傳統上取得生計物質的來源。在日本政府移住政策影響之下,魯凱族人漸漸適應以水稻耕作為主的農耕生活。持續進入平地與城市工作之後,傳統的食物僅僅在儀式期間使用。近年來在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振興運動的影響下,藥用與食用的民族植物又重新受到族人的重視。
貴族、平民與土地
傳說中,貴族的祖先最早來到部落所在地,並且招徠族人開墾,因此具備地主的身分。貴族獲得的地租係用來照顧鰥寡與舉行儀式。
在日本統治之後,貴族所有權的觀念漸漸被政府禁止。1961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土地測量,將土地權利分配給當時耕作該土地的家戶。
即使貴族對於土地已無收取貢賦之權利,但仍依據傳統的家族傳承,繼續保有舉行儀式的知識與權利。
貢賦與共享
昔日,部落土地由貴族分配給平民使用,因此平民必須將農作收成以及獵物的某些部分交給貴族,類似稅賦或是地租。
人們獲得獵物,必須與族人共享。在過去,小米除了做為主食之外,亦為祭典之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需將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給貴族。
我們現在的工作
魯凱族人謀求生計的方式逐漸由純粹利用天然資源,走向經濟作物生產,乃至在各行各業工作。目前已成為臺灣整體經濟體系的一環。
館方邀請攝影家為臺東縣卑南鄉大南村的魯凱族人留下工作的身影,包括六十位在不同工作崗位的人們,教師、軍人、警察、服務生、建築工人、工廠作業員、護士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