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鼎灣,不來開帝廟走走那就太可惜了。因為這座廟宇可是有它的傳奇故事唷!

開帝殿興建於清乾隆49年(1784),距今已兩百多年歷史。相傳廟中的神農帝神像是村民在流水裡撿到一塊木頭,然後拿到大陸請雕刻師傅雕刻而成的。據說這位雕刻師雕刻時,神農帝曾經現身,所以神像雕刻完成後,竟然和民間裏傳說裡的神農帝模樣完全相同。更神奇的是當村民去請回神像時,雕刻師不知是刻意還是無意,竟然將十餘座相同的神農像放一起。幸好這位村民事前受到神明的指示,才能正確無誤地指出,其中那尊臉上人中處正冒汗的,才是利用村民撿獲的木頭所雕成的神農帝像。

開帝殿所供奉的神農帝,在過去醫學不發達的年代裏,前來求助神明配方治病的信徒絡繹不絕。開帝殿裏有一座年代非常久遠的香爐(據說是宋代玉香爐),每當降雨前璧爐就會有汗珠(水珠)出現,曾多次被竊,但最後都能完好如初的找回來。現在這座香爐已被廟方妥善保管,一般人想要一飽眼福,非常不容易。


而在開帝廟附近有座八卦池。

傳說三百年前,鼎彎村民得了一種怪病,全身奇癢難止。村民求助於廟中主神開天仙帝,開天仙帝指示在現址開鑿一口八卦池,並在池底中央挖一口井,以井水洗滌全身,病即可痊癒。後來,果真應驗。

依據84年整修後的八卦池碑文所載,八卦池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其功能可剋制離火,彌補地理之不足。

早期的八卦池是以古石砌建而成,光復後,才改成水泥建築,並經數次整修而成今日現況。八卦池的北方早期有一條小溪流,所以池水終年不竭,不過八卦池的池水並不供農業上的灌溉,卻常成為兒童戲水的天


附近還有一口四眼井,形制與馬公四眼井相似,
係村民於民國四十二年為了擴建開帝殿時,將來位於村廟西邊之井封死,而於現在的位置模仿舊井予以重建的。據說現址係開帝殿主神開天仙帝在踏遍開帝殿附近後選定之最佳地點;至於舊井的興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四眼井的水永不匱乏,且水質清徹甜美。

因廟擴建遷於現址,井口很大,約有2直徑,上置四口圓型水泥圈,相靠相連成四個井口,中間以尖錐型水泥造型相連,每孔約60公分寬,井口正上方屋頂,挖了個大圓洞,意思是井要見天。其造型跟馬公四眼井不同,獨具特色。

鼎湾是個農村,以種菜為業,據說沒有自來水前,全村仰賴這口井維生,日常用水都靠這口四眼井,同時間可供四位村民取水來用,在青菜盛產期,天還未亮,燈火通明,人声沸騰,村民就在這口井邊,洗菜,趕早將青菜送到馬公市場賣,這口井養活全村。

這就是澎湖第ニ口四眼井,在鼎湾。

名稱:開帝殿

所在地:湖西鄉鼎灣村

教別:道教

主祀神佛:開天仙帝

祭典日期農曆正月十六日

走203縣道,經東衛往北走就可到鼎灣開帝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