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兒女

導   讀

蔡素芬,民國五十二年生,淡大中文系畢,美國德州大學雙語言文化研究碩士班肄。大學時代有很強烈的寫作動機,寫過許多新詩、散文及短篇小說。曾獲五虎崗文學獎,七十五年獲中央日報文學獎,七十六年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八十年榮獲聯合文學新人獎。著有《告別孤寂》、《六分之一劇》等短篇小說集及《鹽田兒女》。

本書是聯合報小說獎長篇小說得獎之作,內容敘述民國四十年代,生長在台南七股鹽田村落一對青梅竹馬的男女戀情的故事。女主角明月每日需到河邊挑水,到鹽田曬鹽……小小年紀便需擔負起一家人的生活瑣事,幸好在身旁總有一個默默支持她的人-大方。那個年代,鄉下民風閉塞,男女戀人只能含情相望,在眾目下,談情說愛是可議的。這對鹽田兒女只得在各自的夢想與現實中困苦掙扎,未曾以言語明白示愛。時代與環境亦難以禁錮彼此傾慕的心意,無奈大方是獨子,父母豈容他入贅。明月在母親的安排下,招了一位嗜賭如命打老婆假威風的浪蕩男人。這一切使明月感到相當灰心。六零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之後,明月懷著希望到高雄港碼頭做工,改善生活,改變命運,然而一首「港都夜雨」幾乎道盡了她痛苦的心聲,在異鄉裡,更感到人生的起伏無常。十年後,男女主角的重逢,更顯現世事的改變。大方在適當的時機,投資成功,而明月卻因為錯誤的婚姻,導致一生命運的坎坷。由此深深體會應如何把握身邊的人事物,創造自己的生命;命是自己的,如果自己都無法主宰,那會有幸福的可能?

這篇小說是以人性為基點,寫戀愛中男女的癡情、依戀、交織成一生無悔的等待。雖不圓滿,終究沒有失去對方。寫鹽田的風光、生活,用另一種筆觸表達出來,相當生活化。書中人物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與不捨,那種對根的依戀,對故鄉的想念,歷歷如在心頭。人物性格的描述,生動鮮明,用詞相當的口語化、方言化。例如「真嫷」、「青盲牛」、「眠床」,雖需要台語基礎,方能瞭解,卻很有趣。(郭松茂)

佳 句 摘 錄

1來時路的風光水色,終成追不回的昨日,留下的是步步行來的感覺。(序

2、這縷風提醒他,有些事是該隨風而逝,讓美麗的美麗,讓黑暗的黑暗,……美麗的回憶,不會因黑暗而抹殺,只是人要學會像風那樣輕輕來,輕輕去,不要看重,不要執著。(頁94)

 

3、他將來必是體貼的丈夫,他俊秀、安靜、誠懇、勤勞、善解人意。(頁2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